一、硫化氢(H₂S)的特性与危害
硫化氢(H₂S)是一种无色、易燃酸性气体,低浓度时具有臭鸡蛋或硫磺气味,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,毒性强,中毒后死亡率高,常被称为“中毒杀手”。其在标准状况下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明火或高热易引发燃烧或爆炸。
硫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,常见于清理蓄粪池、污水沟、下水道等受限空间,以及造纸、酿造、石油天然气开采、工业废水处理、渔舱作业、肥料生产等工艺过程。中毒事故多由设备泄漏、违规操作、废气废液不当排放,或在未知风险下进入密闭空间、盲目施救等原因引发。
二、工作场所监测与防护措施
1、固定式检测报警系统
在可能存在硫化氢泄漏的场所,应按照《石油化工可燃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》(GB/T 50493-2019)等相关规范的要求,设置固定式硫化氢气体报警器,确保其数量、安装位置符合规定,并配置现场及中控室的声光报警系统。
2、受限空间作业监测
进入可能存在硫化氢的受限空间作业时,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特殊作业安全规范。作业需由两人以上协同进行,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并携带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。作业前需确保入口畅通,便于人员应急进出,并设专人在外全程监护。作业过程中应对硫化氢浓度进行连续监测;检测时必须深入到空间底部,并对不明液体或覆盖物进行搅动后确认安全。一旦检测仪报警或发现任何可疑迹象,必须立即停止作业,正确佩戴空气呼吸器并迅速撤离。
3、仪器维护与校验
便携式检测仪应每年至少校验一次。若仪器曾在超量程环境中使用,则需立即重新检验。校验时必须使用已知浓度的、合格的标准硫化氢气体。
三、应急处置与救援要点
1、报警响应与泄漏控制
发现报警后,救援人员须佩戴空气呼吸器及检测仪进入现场确认。确认为泄漏事故时,应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。进入塔、容器、下水道等危险区域时需携带安全绳,遇险情按信号迅速撤离。抢修过程中应切断泄漏源,禁止动火;若泄漏无法控制,需及时上报政府,疏散下风向居民,并联系医疗机构支援。
2、现场急救措施
● 救援防护:救援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、橡胶手套及携气式全面型呼吸器,严禁无防护进入现场。
● 人员转移: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处,保持呼吸道通畅,有条件时立即吸氧。
● 心肺复苏:若患者心跳呼吸停止,需实施心肺复苏,注意人工呼吸时避免自身中毒。
● 清洗与送医:脱去被污染衣物,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,并尽快送医治疗。
3、事故现场风险辨识
发现人员倒地时,若为单人倒地需警惕中毒可能;若多人同时倒地,必为环境因素所致,严禁盲目施救,应先确保现场安全。
通过落实规范监测、严格防护和科学应急处理,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硫化氢中毒事故,保障作业人员安全。
版权所有:济南本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鲁ICP备13015529号-2